如何理解“投资是门科学,更是门艺术”
来源:基金经理 翁迪2019-04-18
“投资是门科学,更是门艺术”。
这句话应该是彼得·林奇(Peter Lynch)说的,当初我看林奇的书的时候,其实对这句话没有任何理解。
科学可实证,直觉上投资有些类似,有规律、可量化、可遵循。比如很多关于低pe/pb策略,比如在长周期的指数估值顶和底,比如巴菲特指标等等。这些可量化的指标显示出投资的规律性,进而可以应用于投资实践中。
同时,投资的艺术性也是非常形象,比如凯恩斯的选美理论很好的形容了投资的艺术性:要选大家可能认为的美女,而不是你认为的美女;比如在热点炒作上,通过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撩拨市场的情绪,进而发展成一个快速变化的想象空间,最终引向高潮。
但是,我进而认识到艺术是顺周期的,大艺术家都是优秀的情绪情感的表达者,音乐、绘画等艺术表现方式都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手段。从情感的直抒角度,我挺羡慕做艺术的人,他们有很好的情绪释放渠道。
举个例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我是看不出来写得漂亮,而且原作上有大量的修正和涂抹。那么为什么它是中国三大行书之一呢?因为这幅作品里能够感受到颜真卿的愤怒和悲痛。它是颜真卿在五十多岁时,面对着自己侄子的头骨写的,侄子被安史之乱的叛军斩杀,一起遇害的还有颜真卿的兄弟,被肢解而死,当时只找回了一只脚。
说到这里,就能看出投资和艺术的额不同了,投资是逆情绪周期的。在悲观的时候要乐观,在高潮的时候要知道退却。那么,不断地逆情绪周期,我想对身体是有害的,甚至可能带来精神上的疾病,极端的比如杰西·李佛摩尔(Jesse Livermore)。但是为什么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几个徒弟都是高寿呢,我想答案就在于你是否能够把自己作为这个股票所代表的生意的合伙人,而不是个市场的炒作者,通过合理、理性的评估生意,而不是解读和利用情绪去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