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投医药板块的几个矛盾
来源:基金经理 周锐2018-01-05
医药行业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行业,投资人既喜欢医药行业的稳定和需求的增长,但又常常被“医保穿底”、“药品降价”等负面因素所困扰;医药板块的估值更是一个两极分化的状态,既能看到十几倍PE的公司,也能看到上百倍PE的公司,似乎二者又都是合理的;选股难又更是投资医药板块的痛点,同样投资医药股,有人赚的盆满钵满,有人亏得惨不忍睹。
1、医药行业的供需矛盾。老龄化时代的来临,一个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是年青人的2.7倍,医疗需求的加速增长没有疑问;但是用来购买医疗需求的资金是有限的,医保的快速增长期在2006到2011年间,之后的医保增速开始放缓,部分年份出现了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的状态,局部地区出现了医保入不敷出的状况,近几年每次年底都会出现医保资金紧张的状况,以至于“医保穿底”之类的报道经常出现。但实际上纵向来看2015年以来医保的收入增速重新大于支出增速,全国范围内医保仍有较大结余,政府投入仍在加大,近几年医保两位数的增长仍然没有太大问题。医疗需求加速增长,但医保收入增速整体相对稳定,期望爆发式增长也难,未来的变数在于商业医保的发展。
2、成长与防御的矛盾。历史上医药板块经常与食品饮料被看做防御性板块,但实际上近几年医保板块表现的驱动因素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年港交所允许没有收入利润的生物医药股上市, A股医药板块在利润增速没变化的情况下,创新药公司估值发生大幅提升,从各个方面说明了医药股上涨的内在驱动因素慢慢的从需求拉动演变为创新拉动,在整个资金供给稳定的情况下,腾笼换鸟给创新药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成长属性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医药板块的主要方向。
3、高估值和低估值的矛盾。医药板块长期高估值和低估值并存,通常情况下原料药、医药流通估值、OTC药企估值处于低端,创新药、高端制剂、基因治疗等领域估值处于高端。但没有永远的低估值,也没有永远的高估值,在高速成长期医药流通也同样能够享受高估值,生物制药公司在渡过高速成长期之后也可能处于低估值状态。
综合来看,投资医药板块需要在不同阶段把握不同矛盾的主要方面,投资医药股更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