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电商新征程
来源:高级投资经理—王 蒙1970-01-01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医药电商发展如火如荼,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网上药店销售规模不足5亿,至2015年已发展160亿,垂直领域的电商故事似乎将再次重演。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网上药店的销售收入中,六成以上来自血压计、血糖仪等医疗器械产品以及各类保健品,“药”始终不是医药电商发展的主角。如果仅依靠低频的医疗器械和部分OTC药品,医药电商似乎只能作为网购的延伸,尽管规模仍在成长,但未来的发展似乎必然遇到瓶颈。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医疗改革不断发酵,其中产生了巨大的机会。要改变我国以药养医的旧体制,提高医疗产业的低效率,鼓励医药分离和处方外流是医改必然的趋势,三明模式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使这一趋势更加明朗,处方外流无疑将为医药电商开启了处方药市场更大的蛋糕。在我国万亿级的药品市场中,处方药市场占药品终端消费市场80%以上的份额,在传统的制度下,医院和医生的利益需要靠销售药品来补偿,处方药市场被医院终端垄断。随着医院的处方逐步实现外流,医药电商可以分享这块大蛋糕,未来潜在的发展空间达万亿级。而互联网企业天然的价格优势和快速传播属性,使得医药电商在与零售药店竞争中占据巨大优势。另一方面,处方药市场中,消费者的购药行为具有更强主动性,对于能承接医院处方、网售处方药,并拥有自主物流配送体系的医药电商而言,无疑将占据更多的客户流量,也在竞争中占有先机。随着未来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和医保支付实现有效性对接,与医药相关的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物流将实现重构,在B2B的市场中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医药电商发展潜力巨大。
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新政,支持推动处方药外流,包括2017年公立医院药占比降至30%以内、对医生多点执业的激励政策、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推动药品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等,通过政策的落地挤出处方药中的灰色经济利益,是中国医药产业改革的良方。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出,今年将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患者可凭处方自主选择购药。政策的出台也催生了很多新模式和探索,广东网络医院和乌镇互联网医院先后通过远程医疗探索电子处方外流,3月山东淄博联手京东等建的处方流转信息平台正式启动,成为全国第一个由地方政府主导推动处方外流项目。种种迹象表明,处方外流的步伐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大,处方外流超预期的可能性很大。我们相信,在医改背景下医药分离和处方外流的趋势不可阻挡,医药电商将踏上新的征程,成为未来几年医疗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潜力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