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改变与颠覆之下,且行且珍惜
来源:高级投资经理—王蒙 2015-12-25
2014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创业进入高潮,移动医疗更是表现抢眼,各种APP层出不穷,各种想法、理念、模式一一得以实现,尤其以挂号预约、在线问诊和健康管理最为火热,仿佛“互联网+”要像颠覆其他行业一样迅速席卷医疗。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移动医疗公司逐渐遇到融资瓶颈,持续烧钱的模式难以为继,耳边也陆续传来倒闭的传闻。尽管春雨医生、丁香园、微医网等公司仍能实现大额融资,且市值不断增长,但对大多数移动医疗公司而言,要么倒闭,要么在倒闭的路上,进入寒冬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移动医疗持续火热时,笔者已隐约感到一丝不安,最直观的感受是移动医疗创业者和投资人热情如火,医院、医生和政府却冷若冰霜。医疗健康是个保守的行业,治病救人的责任感使得医疗来不得半点马虎,没有对行业运营效率的持续改进,缺少真正的价值,自然就很少有医生认可。但在行业逐渐冷却下来的当下,笔者认为对移动医疗我们应该抱有一点信心。
1、我国医疗体系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质量差和矛盾深”的弊端,移动医疗可以提升医疗效率,优化诊疗流程。移动互联网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连接一切,当患者、可穿戴设备、医生、医院和智能机器人随时随地实现连接,也许会给医疗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其普及范围广的特点,对于平衡医疗资源、降低看病成本、提高管理与运营效率等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预约挂号服务,通过微医的平台实现在很多医院和专家的预约挂号,使病人不必在医院饱受排队挂号的痛苦,相信很多有过使用体验的人深有同感。
2、移动医疗行业自身的发展更加务实。医疗产业的核心是医院和医生,而移动医疗选择的切入点大部分是从线上覆盖到线下的模式,缺乏技术稀缺性,无法根本上解决医疗问题,但进入移动医疗下半场,情况真的有点不同。医疗界著名的“网红”段涛院长曾归纳过移动医疗上下半场的几点不同:上半场是线上的游戏,下半场开始进入线下;上半场热点是互联网,下半场重点是医疗;上半场是初创者的天下,下半场是独角兽的战场;上半场大家比的是不一样,下半场大家越来越像。线上流量无法变现,倒逼创业者从线上转入线下,着眼于解决医疗基本问题。春雨医生公布要在北上广、杭州和武汉5个城市开设25 家诊所,在2015年底,还将在全国50个大中型城市进一步开设300家诊所,而平安好医生更是宣称要开展 10000 家左右诊所。路途也许曲折,但通过其线上巨大的流量转到线下,至少我们应该看到希望。
3、医疗级的可穿戴设备等硬件逐步涌现。上半场的移动医疗基本上是软件的天下,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各类移动医疗APP数量约有2000款,但功能相似、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情况严重。但下半场,我们看到更多医疗及可穿戴设备的涌现,可穿戴设备不再只是运动手环和儿童手表。智能硬件和医疗技术方面的进步使可穿戴设备在更多层次可以与医疗相结合,解决更多的医疗问题,也许将来有一天,对血压、血糖、心律以及生命体征等的监测,将会改变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治疗方式。此外,还有远程机器人等手段,对于远程医生培训,提升医生水平和职业素质,培养更多优秀医生有着重大的意义。
新生事物的诞生、发展和壮大必然会经历曲折的过程,笔者关注医疗行业多年,对移动医疗正在发生的变化不胜欣喜,也许现在正是我们投资移动医疗的好时机。不敢妄言移动医疗前景一定有多光明,但以开放心态面对变化,拥抱变化,投资变化,也许很快移动医疗又将站在下一个风口,让我们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