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何以成为可能
来源:投资副总裁 潘孝挺2017-11-03
近来闲暇时重读福山著作《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求学时期,我就非常喜欢这位日裔美籍政治学者,福山对于人类历史和社会大问题都有较强驾驭能力,其观点清晰,论据磅礴有力,是当代难得的政治学大家,《政治秩序的起源》是福山最新的著作。弗朗西斯.福山出生于1952年,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曾师从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亨廷顿,亨氏传世之作为《文明的冲突》,亨氏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前瞻性看到了世界冲突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明的差异,最激烈的莫过于伊斯兰教和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而这一预言不幸被言中了。福山无疑是继亨廷顿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学者。
受亨氏熏陶,福山成名之作莫过于92年出版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该书乐观地认为人类最后的历史为自由民主历史,在这历史片段中,人类获得了平等的认可,历史也就终结了。这本书在上个世纪末特殊时期广受西方主流社会欢迎,但同样也迎来诸多批判。我认为这本书是福山思考社会历史进程的起点,自此之后,福山写了多个主题的专著,如《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社会秩序》、《美国处在十字路口:民主权力与新保守主义的遗产》等,在这些书中,福山汲取了更多的人类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成果,不再是政治学固有的语言范式里,同时对于信任(Trust)、同理心(Empathy)、国家能力(State capacity)等元制度有了深入的思考。因此,我认为他的研究也就进入了王国维先生所说的第二个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政治秩序的起源》这一书(目前是第一卷)也是他总结式的思考,政治何以成为可能,良好的政治秩序有什么标准,是自由民主吗?它应该包含什么样的标准,政治秩序从何而来,演化的动力又是如何,这本书又仿佛回应他20几年前的思考,只不过如今的思考更加成熟了。
在《政治秩序起源》这一书中,福山开宗明义地认为良好的政治秩序包括国家(the state)、法治(the rule of law)和负责任的政府(accountable government)三要素,而不再是抽象意义上的自由民主。国家指的是国家动员能力,包括对外抵御外敌和对内镇压内乱的能力,国家能力是保证社会秩序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法治是指法律是唯一判决任何事务纠纷的依据,而非其它。负责任的政府指的是能有效为百姓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政府。三要素构建了良好政治秩序的根基。福山从多个角度分别研究了国家建设、法治起源,最早负责制政府兴起等,他发现古代中国就具有较强的国家能力,而法治和负责任政府一直是其软肋。在西方中世纪和古印度,法治从宗教社会衍生出来,但是国家能力一直不强。负责制政府也是从法国大革命之后兴起。比较中国、印度、中东和欧洲等地区的政治秩序的形成,福山指出三种制度之间在不同地区的政治秩序起源与演化中,并没有“事后诸葛亮”角度所认为的那种必然相关性,某一种或两种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其他两种或一种也会同时同地出现。三个要素在上述地区出现的顺序和组合不同,从而构成了不同政治秩序或模式。这一观点无疑是对他在上世纪90年代《历史的终结》最大的背叛。在最后,福山开放性地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与中国有关,中国目前具备非常强的国家能力,但是在法治和负责制政府仍有缺陷的情况下,还能走多远;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社会,长期无法解决的财政赤字,公共治安、社会保障较弱,同样也面临着政治衰败的风险,这个问题如何破解。这本书的出现,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迈入第三境界的福山,相信他会在该书的第二卷能有更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