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别息事件套利看低效市场的投资机会
来源:基金经理助理 袁宇华2017-08-25
参与港股投资多年,发现香港市场在某些方面定价仍然显著缺乏效率,这其中很多是关注度较低的中小型公司,而在大市值公司上,尤其是纳入主要市场指数、流动性较好的公司,其定价效率似乎又“高的过头”。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分析说明。
案例:橙天嘉禾(1132.hk)
橙天嘉禾是港股上市的一家香港本土影视传媒公司,嘉禾出品的电影估计很多80、90后大陆年轻人都有很深的记忆。其港股上市公司业务集电影制作、融资、发行及影院营运于一身,而影院院线营运又是它收入占比最大的核心业务。2017年2月9日,公司公告重大事项,向另一港股上市公司南海控股下属大地影城,以约32.86亿人民币代价出售旗下中国影城业务(共76间影城,531块屏幕)。出售完成后,公司将实现约23亿港币收益,并于所得款项中拿出约10亿港币派发特别股息(相当于每股约0.351港元,未考虑可转债转股情况),其余资金用于偿还借款和投资现有业务。2017年8月10日,公司公告将于2017年9月11日派发股息,股权登记日为8月25日。
我们来看下公司首次公告出售事项及计划派发特别股息至今的股价表现:2月9日公告当日,股价曾一度上涨超过36%,收盘上涨约13%,之后十几个交易日一路回落至最低0.66港元,完全回到公告前的股价,市场对按当时股价计算约50%的股息收益完全没有反应。而在之后的半年里,公司股价逐步上涨了约69%。试想,投资者哪怕在公告后首个交易日以最高价0.98买入持有至今,收益率也超过10%,而如果在股价回落至公告前的价格买入的话,投资者的收益率更是超过50%。从成交量变化也可以看到市场逐步对特别息事件的定价过程,在首次公告前,公司二级市场日成交量保持在几十万至几百万港币之间,而公告日后,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除2月9日当天成交1.86亿港元外,之后的大部分交易日成交量都保持在几千万港币。
橙天嘉禾(1132.hk)
类似的事件还发生在亨得利(3389.hk)这样的公司上面。与之对比,像中国神华(1088.hk)这样的大盘股在发生特别息事件后,市场的定价要有效率的多。
亨得利(3389.hk)
中国神华(1088.hk)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亨得利如果从首次公告发放特别息后(2016年12月30日,每股不低于0.2港币)买入持有至今的话总体回报不佳(已考虑特别息),主要原因在于1)未确定具体派发特别息日期,首次公告至实际派发延续时间较长;2)出售资产所得资金优先用于赎回票据;3)其出售的中国大陆钟表批发及零售业务盈利情况尚佳,公司出于各种原因仅以接近净资产的价格出售予关联人公司主席张瑜平(有利益输送嫌疑)。而公司于2017年7月28日公告明确了派息登记日期和金额,之后首个交易日开盘后股价涨幅一度只有4%左右,投资者在当天买入后持有仍能获得满意的回报。当然,有利益输送嫌疑的公司我们建议投资者还是尽量不要参与,哪怕能带来短期回报。
以上仅是部分事件型机会未得到充分定价带来的投资机会,在香港市场,还有很多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机构覆盖的公司,因无人问津而被给予极低的估值,而在价值逐渐被市场认知后,才得到充分定价,如舜宇光学。这类机会在过度拥挤的A股市场极少能够看到。最后,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投资机会,理性的投资者在参与之前都应做好深入的研究工作,然后谨慎把握,不存在可以无脑买入赚钱的低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