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
来源:高级投资经理 姜辉2017-03-03
十年前,全球市值最高的5家公司基本被石油巨头把持,期间微软和苹果交替引领科技股的头把交椅,到了2016年,城头变幻大王旗,前五大公司全部来自硅谷,数据成了21世纪的石油。回看国内,2013年物联网概念风头正劲,2014年是智能家居元年,2016年则是人工智能元年。业内不断涌现大数据题材的公司,“互联网+”忽如一夜春风席卷大江南北。我们不禁要问,未来的优秀企业究竟会诞生在哪里?
互联网+涵盖颇广,广义上来说,物联网,车联网,包括最近很火的共享单车都可以算是。我们先看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场景,超市经营者实时追踪物流及库存状态,结合对消费者行为的大数据分析拟定合理的促销方案,随后通过无线组网更新电子货架标签,于此同时在App端,由电子货架推送的打折券及室内定位可以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由此案例可知,互联网+的核心是:首先要互联,再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最后是“+”,把数据与传统应用结合起来。互联网+产业链的每个细分领域都会产生新的机会,以工业4.0为例,现场终端实时数据采集(温度、压力、电量等)与云端同步需要芯片厂商提供传感器、无线连接等解决方案。高通发起对恩智浦的并购也正是为物联网未雨绸缪。国内的半导体公司,以海思、展讯为代表,也在积极布局。当海量数据上传到云端之后,云服务器需要存储介质进行保存,不管你用的是BAT还是Amazon的云服务,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拉动了整个存储器产业的需求。当互联网+与生活结合的越来越紧密,Google Nest智能温控器和特斯拉被黑客入侵让大家意识到数据链路层和云平台加密的重要性,专注于数据安全的方案提供商无疑更加被市场看好。
关于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碰撞,笔者是这样看的,首先,不认为互联网公司会完全颠覆传统行业,反而更看好跨界的企业,尤其是在传统行业有深厚的积累,同时能运用云平台、大数据有效提升效率与外延生长的企业。其次,互联网+对初创公司同样有机会,但商业模式一定要轻,切忌复杂厚重,那些想把生态系统做到大而全的客户,最终反而无法落地。盈利模式要清晰,一味的互联网烧钱思维走不通,企业真实的造血能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