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ES看我国科技产业的进步
来源:研究员 李浩鹏2017-01-13
CES(全称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由美国电子消费品制造商协会(简称CTA)主办,始于1967年,每年1月初举办,今年刚好是50周年。
最早的CES是消费类产品,可以说是家电类的天下。自从2000年以后,移动消费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唱起了主角,而这些产品目前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走到今天,CES已经不局限于消费类产品和电子产品,而是涵盖了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多种领域。多到什么地步呢?今年的官方数据是展示面积24万平方米,意味着你如果一秒钟走一平方米,要不眠不休走66小时。另外CES也不仅仅是展览新产品这么简单,里面都会有无数的科技大佬们进行主题演讲、会议、论坛等,所以很多人把这里看做是未来科技及产品的风向标。
可喜的是近些年我国的企业在CES上露面次数越来越多,今年在VR领域参展企业占了超过40%,逐渐看到在这个领域的应用产品领域具有一定的主导性,背后起到支撑的是我国的庞大的消费群体和用户。在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人口红利能否起到引领科技产品的趋势呢?以前没有过,现在可以拭目以待。
自动驾驶领域我们的实力要差很多,尽管乐视投资的Faraday Future发布了一款吸引眼球的FF91,电动车上我们都在期待着弯道超车的那一天到来。尽管无法改变我们汽车基础工业和国外的差距,但可以看到ABB等知名厂商也没有紧锣密鼓的联合发布针对性的自动驾驶的方案,无论是主动的出击还是被动的应对,毫无疑问国内的企业也搅和了一把,这在前些年也是不可想象的。
令人遗憾的是,消费电子以及汽车电子的最基础领域,半导体和芯片,CES上几乎没有国内企业的身影。尽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已经提升到了国家级的战略,基金密集+技术密集+工业积累的特点并不能够让我们快速赶超同行业的领头羊,面对国外的堵截,我们的路还长。希望早日能够在CES上大放异彩。